为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,促进辅导员、思政课教师协同育人,建立长效交流机制,11月20日下午,我校首次开展辅导员与思政课教师研讨会。学生工作处、马克思主义学院负责人,思政课教师、辅导员代表共计 100 余人参加会议。党委书记张伟出席会议并讲话。
研讨会上,大家重点围绕“思政课教师和辅导员如何协同育人”等进行深入交流,6名辅导员、思政课教师代表分别结合学生管理经验、课堂教学等进行了深入思考,并就当前我校学情及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难点提出建议。其中,信息工程学院辅导员陈吉彪、国际教育学院辅导员李鑫、外语学院辅导员刘益分别以“双向融合做好思政工作” “构建思政阵地发挥协同育人”“新时代背景下高校辅导员思政工作探析”为题发言,思政课教师董桂萍、赵洪娟、刘兆鑫先后以“同向同行 合力育人”“关于实践教学的一点思考”“思政课教师与辅导员工作 双向融合路径探析”为题作代表发言。
张伟在总结讲话中提出三点要求:一是切实提升立德树人的主动性、实效性,探索辅导员和思政课教师长效沟通机制,共同开展课题申报、校园文化建设、社团活动、实现辅导员和思政课教师协同育人;二是要学会总结、提炼,开展班级管理和思政课教学都要因材施教,深入学生,了解学生,关注学生,切实提升教育、管理、服务质量;三是我校中青年教师居多,两支队伍都要加强学习,多借鉴兄弟院校经验做法,找准努力方向,积极探索双方协同育人的有效路径。
?此次研讨会的召开对于推进思政课教师与辅导员深入沟通、构建大思政育人模式具有重要意义。学校将以此为契机,建立两支队伍协同育人机制,构建具有山外特色的思政育人模式。接下来,学校还将在体制机制等方面继续探索完善,持续发力,进一步推动“大思政” 工作高质量运行。
?